下雨的灰濛濛的台北,是開喜剛來台北唸大學時對這個城市的印象。這麼多年來始終適應不了這種黏滴滴的悶🙉🙉,大概是因為開喜成長在☀陽光普照☀的台中的關係。
下雨時候適合做什麼呢?有舒服的冷氣台大總圖🏘🏘是課與課當中沒處去的首選(雖然因此開喜光是大一,就這樣忘了、掉了十把折疊傘☂☂,好像總是忘了拿...或被人拿走....)。
泡在總圖不想看課內書、不想被人發現,就窩到一樓雜誌區最裡面,亂抓一些英文雜誌翻看。於是就這樣誤打誤撞愛上了封面總是很有趣的New Yorker「紐約客」雜誌👍👍,看起來八股卻總有連載一些有趣故事的The Atlantic Monthly「大西洋月刊」👌👌。
一開始小大一的時候,根本連一頁都看不完😴😴😴,總覺得好疲憊。但是大雨滂沱,當時也沒手機(開喜真的是六年級生啊!嗚嗚),視聽教室還要登記好麻煩,就這樣慢慢一點一滴的出現一種適應,和🔥「耐性」🔥!
對英文的耐受度提高,不代表單字力跟得上,但是至少磨著磨著也就似懂非懂的看得了很多。而且不知不覺間,對一些作者名字開始出現了熟悉感,這進而打開了開喜的「英文小說」之路:Joan Didion, Alice Monroe, Frances Mayes 等女作家的小說成為成長路上的必讀☕☕☕。
跟所有台灣土生土長的同學一樣,高中連看一篇閱讀測驗文章都要好久。但是憑著啃書的耐性,忽然之間,在大三那年考托福的時候,英文閱讀彷彿成為只是一般習慣的延伸,那是托福PBT滿分677的年代,開喜第一次就拿了667⛳⛳⛳。
後來托福CBT滿分300的時候,開喜又不小心去考了一次,拿下290🥊🥊🥊。直到iBT托福的時候,真的就默默的第二次考就考了滿分120🎯🎯🎯。閱讀在這幾次考試裡,是一分都沒有失去過。
最終發現,就算沒有用力天天背單字,也沒有狂K文法書,光是靠著持續閱讀的「耐力」(而且不是天天讀喔,大概一週最多精讀一篇喔)⏳⏳。雖然不是為了考試,也有點偏食的只讀雜誌和部分小說,也能夠輕鬆把GRE、SAT/ACT、托福雅思閱讀默默搞定了。
落落長講了好多,就只是希望大家知道「持之以恆」的超能力!還有閱讀最終需要的好習慣:
讀!就對了!
留言列表